中芯国际到底现在谁在控制?
中芯国际企业本身当然是中国大陆控制,技术上模仿过台湾省台积电的技术,但已经被几场官司罚没了。工具方面因为使用了美国技术的工具,需要遵守人家的使用协议。这些在中芯国际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1、中芯国际控制权的几经变化,但始终属于中国大陆
①、创立之初,张汝京完全控制
中芯国际创立于2000年,是由台湾张汝京创办。目的为了在两岸发展半导体产业,这个时候企业是相对独立的,控制权都在他自己手里。然而他的整个创业之路却是异常不顺利。因为在大陆建厂,被中国台湾“经济部”以非法投资为由而惩罚张汝京。还好因为中芯国际注册地在开曼群岛,张汝京股份占比也不高。所以,台当局最后只能撤诉。从这里也可以看到,中芯国际至少不属于台湾控制了。
创业初期,都是通过挖人和模仿台积电的模式来进行工作。在2003年,0.13微米后段铜制程晶圆刚开始试产。台积电就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权及窃取商业秘密,中芯国际还没开始赚钱就招来了官司。最后,中芯国际败诉赔偿1.75亿美元。从这里看出,中芯国际的技术是有用到台积电的。
②、连年亏损,大唐电信入股,取得了基本控制
在2008年,全球经融海啸,存储芯片价格崩盘。本来就亏损的中芯国际变得急缺资金,张汝京四处寻找投资。原有股东只想套现,不愿意增加投资了。外资面对连连亏损的中芯国际,也不愿意投资。在这种该情况下,张汝京只好寻求上海政府帮助。政府推荐了央企大唐电信、华润以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。最后,大唐电信投资了1.76亿美元,控股16.6%,成为了最大股东。这个时候,相当于央企控股了。只是控制权依然还是张汝京控制。
在2009年,台积电认为中芯国际依然在使用侵权的技术。再次起诉中芯国际,要求赔偿10亿美元。最后虽然和解赔偿2亿美元,同时,向台积电支付8%股权,外加授出2%的认股权。最后张汝京因个人原因辞职了(跟官司有没有关系,真不好说),取而代之的是江上舟。这个时候,大唐电信以最大股东控制权明显就更强了。
③、为了不被单一股东控制,中投集团加入控股
江上舟上任期间非常担心中芯国际被单一股东控制,说白了就是害怕被大唐电信完全控制。所以,江上舟通过自己的关系,说服了中国国家主权基金性质的中投集团向中芯国际入股。2011年4月19日,中央政府背景的中投集团向中芯国际投资2.5亿美元,获得11.6%股权,成为中芯国际第二大股东。这个时候,央企背景的大唐电信和中投集团共同控制着中芯国际。到后面,王宁国,张文义、邱慈云等等一系列人事变更。控制权已经没什么太大变化,主要还是在坚持企业独立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问题。
2、工具使用了美国技术,不得不遵守美国协议
我们都知道,做芯片代工生产,少不了要用到光刻机、刻蚀机等等一系列高精密仪器。而高端光刻机这一关键设备垄断在荷兰ASML公司,同时,里面还用到不少美国技术。根据设备的使用协议,中芯国际无法使用该设备为华为代工生产先进的麒麟芯片。也正因为此,很多网友片面的人为中芯国际是被美国控制的公司。其实,仅仅是因为设备使用协议问题。因为,如果帮华为代工了,美国就会制裁中芯国际,让中芯国际无法买到工具。
总结
总之,中芯国际是由台湾张汝京创办的,但经历了重重磨难。最终央企背景的大唐电信和中投集团成为了大股东。基本控制了中芯国际。而中国台湾对它是没有控制权的,就连台积电拿到的那点股权也只是被动投资,没有控制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