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美国“认输”的下场,阿尔斯通的今天,可能是华为的明天
距今为止,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已有一年多时间,这期间,美国商务部不断将华为子公司添加到名单当中,并对华为系公司添加了诸多贸易交易条件和技术使用条件,给华为手机业务发展和通讯业务发展造成不小阻碍。
不过,华为并没有被美国的种种手段而“吓到”。虽然局势对华为不利,但华为一直都在通过推出新技术,减少美国政策对自身所产生的不利影响。不久前,华为官宣将启动“技术去美化、技术自研“做为核心的南泥湾项目,这也相当于对美国表明“绝不认输”的立场。
其实,华为此举虽然在目前会损失不小的利益,但长远来看,华为“斗争”所拥有的胜算,远比“认输”要大得多。华为并不是第一个被美国针对的外国企业,在华为之前,已经有无数厂商用自身经历证明,向美国“投降”最终只有死路一条,一旦认输,昔日法国巨头阿尔斯通的今天,就可能成为华为的明天。
阿尔斯通被誉为是“法国的工业明珠”,在最辉煌时期,阿尔斯通在水电设备、核电设备、环境控制系统、高速列车和超高速列车等领域都是世界第一。阿尔斯通也是美国通用电气在全球市场上最大的对手。
但美国似乎从未打算在部分业务方面与其他个国家企业分享蛋糕,2013年4月14日,美国FBI探员毫无征兆地逮捕阿尔斯通集团全球负责人,通过“施压”的方式,令其与美国合作,承认了一些业务存在贿赂行为,同时美方还逮捕了许多阿尔斯通高管接受调查。
该案件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之久,阿尔斯通最终被罚7.7亿美元,而当时阿尔斯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,最终这个三年前还能与美国通用叫板的能源巨头,只能变卖资产。有意思的是,阿尔斯通的大多数资产都被美国公司收入囊中。除了阿尔斯通外,日本东芝也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。
在笔者看来,无论是阿尔斯通,东芝还是华为,美国所用的手段一样。无非设立贸易壁垒,提高关税,压榨企业利润几种,甚至“抓人施压”也是常用手段。目前来看,美国手段几乎用尽,而华为则利用5G技术优势和自研力量应付自如。
或许,华为会成为有史以来,第一个顶得住美国打压的企业。
文/JING 审核/张子扬 校对/叶知秋